现代汉语
导论
- 汉字文化圈*4
- 汉语的历史*4
- 联合国法定工作语言*6
- 狭义的现代汉语
- 广义的现代汉语
- 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书面语、口语)
- 谱系分类法,分为*3
- 语言类型学
- 世界语言的语系*8
- 亲属语言
- 汉语的亲属语言*3
- 现代汉语的变体*3
- 方言*7
- 方言划分依据*4
- 社会变体*5
- 功能变体*3
- 语言规范化两层含义
- 语言为什么要规范化
-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目标
语音
- 语音是什么
- 语音的属性*3
- 语音的要素*4
- 物理属性*4
- 生理属性*3
- 呼吸器官*3
- 发声器官*2
- 共鸣器官*4
- 上颚*6
- 下颚*3
- 舌头*3
- 社会属性*3
- 人类语言独有的、本质的属性
- 国际音标的制订和公布
- 国际音标制订的原则*4
- 音节
- 音素
- 普通话一个音节最多有几个音素
- 没有声调的音节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 元音
- 辅音
- 元音与辅音的差异*4
- 元音的发音取决于*3
- 根据舌位的不同分三种元音
- 舌面元音*7
- 前后不同*3
- 高低不同*4
- 唇形的圆展*2
- 舌尖元音*2
- 辅音共__个
- 按发音部位分*7
- 按发音方法分*3
- 3-1*5
- 3-2*2
- 3-3*2
- 只有两个部位分送气不送气
- 声母
- 本音
- 呼读音
- 零声母音节
- 半元音
- 韵母
- 普通话韵母三部分
- 韵母分类*3
- 复元音韵母分类*3
- 四呼
- 声调
- 调值
- 调型
- 调号
- 调类
- 阴阳调是按什么分的
- 北方方言声调特点*4
- 南方方言声调特点*4
- 一个音节有多少个音素
- 普通话音节三部分
- 声调符号应该标在*3
- 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时只标原调不标变调
- 音位
- 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4
- 音位变体*2
- 音色音位
- 又叫
- 调位属于
- 普通话音变*4
- 轻声
- 轻声的音变
- 儿化
- 儿化是一个音节两个语素
- 儿化韵的读音规律*5
- 连续变调
- 啊的变读
- 节律
- 常用的节律形式*3
- 重音
- 重音*2
- 断连
- 句调
- 句调*4
汉字
- 汉字的历史
- 汉字的功绩*3
- 现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 造字法*6
- 现代新造字法*3
- 构字部件*3
- 单部件字*2
- 多部件字*3
- 字体
- 汉字字体*7
- 字体演变总趋势
- 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 字体演变的原因*3
- 楷书的主要辅助字体
- 笔画
- 笔形
- 八类笔形
- 五类笔形
- 基本笔形
- 派生笔形
- 笔画组合关系*3
- 笔顺
- 笔势
- 笔序
- 部件
- 部件分类*3
- 偏旁
- 部首
- 独体字
- 合体字
- 合体字基本结构模式*3
- 合体字派生结构模式*5
- 多音字
- 汉字字形和字义的关系*3
- 近形字
- 同音字
- 规范汉字
- 字种
- 通用汉字
- 常用字
- 常用字的特点*4
- 现代汉字的定型*4
- 简化字
- 简体字
- 字序*2
- 部首法首创
- 语言信息处理
词汇
- 词语
- 词语*2
- 词汇
- 语素
- 语素的分类*3
- 语素的验证方法
- 词语中的一个成分要作为语素的两个基本标准
- 词和短语的区别*3
- 区别词和短语的基本方法
- 离合词
- 词的四种鉴定方法
- 词汇的两大构造系统
- 构词法
- 单纯词
- 合成词*2
- 联绵词
- 词根
- 词缀
- 复合词*5
- 派生词
- 造词法*4
- 语义关联法
- 词义单位*3
- 词义
- 词义的特征*4
- 词义的内容*4
- 词义分析法*3
- 义素分析法
- 元语言
- 对象语言
- 语义场
- 词语释义法*5
- 反义词
- 上位词和下位词
- 类义词
- 传承词
- 古语词
- 新造词
- 方言词
- 社区词
- 行业词
- 外来词
- 词汇的熟语系统*5
- 熟语的特点*4
- 生造词
语法
- 语法
- 汉语语法特点
- 名词作定语
- 名词作谓语
- 名词作状语
- 动词作定语
- 动词作状语
- 语法学*4
- 语言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 汉语语法学的建立
- 语法研究和学习的最终目标*4
- 词类划分标准*3
- 实词和虚词
- 实词*2
- 虚词*4
-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 区别词
- 兼类词
- 活用
- 借用
- 短语
- 词组
- 结构
- 词组*8
- 结构*4
- 层次分析法
- 线性排列
- 层次
- 简单短语
- 复杂短语
- 语感
- 句型、句式、句类
- 句子
- 单句句型
- 主谓句
- 句子的特殊成分*2
- 句式三个系列
- 破读就是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该词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
- 叶(xié)韵,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
- 亦声,拼音yi sheng,汉语词语,意思指汉字中合体字的意符兼有声符的作用。
- 阴阳对转由清代孔广森将老师戴震的“阴阳相配”理论发展而来,是语音发展的一种规律,即阳声失去鼻音尾韵变为阴声,阴声加上鼻音尾韵变为阳声。指上古汉语平上去声收鼻音和不收鼻音的字互相押韵、谐声、通假的现象,这是清代学者创立的术语。例如:三san-仨sa,两liaŋ-俩lia。
- 主谓谓语句
- 主谓谓语句*4
- 存现句
- 存在句
- 隐现句
- 句类*4
- 异形同义格式
- 双重否定格式
- 疑问句结构类型*4
- 疑问句的功能类型*2
- 祈使句不对称现象的原因
- 语义关系
- 语义指向
- 语义特征
- 歧义
- 消除歧义
- 框式结构
- 原型范畴
- 转喻
- 隐喻
- 移位
- 省略
- 复句
- 意合法
- 多重复句
- 紧缩复句
语用
- 语用
- 语用分析
- 语境
- 语内环境
- 语外环境
- 字面意义
- 话语意义
- 连贯
- 话题
- 述题
- 指称
- 指示
- 会话含意
- 前提
- 言语行为
- 言内行为
- 言外行为
- 言后行为
- 会话合作原则*4
- 礼貌原则*3
- 会话含意推理的信号
- 话语衔接
- 衔接手段
- 话语的连贯性
- 话语衔接的类型*5
- 话题链
- 话轮
- 话对
- 话段
- 修辞
- 排韵
- 交韵
- 随韵
- 辞格
- 移就
- 拈连
- 回环
- 语体
- 口头语体
- 书面语体
- 六种重要语体